话题: 病毒/蠕虫/恶意软件
-
防止社交网络恶意软件的最佳实践
2011-03-03 | 作者:Michael Cobb | 翻译:Sean对于企业用户在与社交网站进行互动过程中出现的超时设置、缓存、以及其他安全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有可能为企业用户建立和实现一个标准的安全指南吗?
-
谷歌删除Android市场的恶意应用程序
2011-03-02 | 作者:Robert Westervelt | 翻译:刘平Android应用程序中隐藏的木马称为DroidDream,它曾试图获得智能手机的根访问权限,从而查看敏感数据并下载更多的恶意软件。
-
警惕Spyeye及其变种继续发威
2011-03-02 | 作者:Kaira近日,Spyeye及其变种持续发威,其生成工具也在黑市上高价流通,俨然已成为了一条最新的黑色产业链之路,这种行为严重威胁用户的计算机安全。
-
新的Android手机恶意软件出现
2011-03-01 | 作者:Robert Westervelt | 翻译:刘平周一的时候,一些安全厂商报告了新的移动恶意软件变种的出现,该恶意软件变种针对谷歌的Android移动平台用户。
-
防范手机里潜伏的“X卧底”
2011-02-27 | 作者:木木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监测发现,手机病毒Spy.Flexispy(又名“X卧底”)出现了新的变种,包括央视等主流媒体对此都进行了重点报道。
-
Bohu木马试图阻碍杀毒产品中的云安全技术
2011-02-24 | 作者:邹铮该恶意软件最早由微软研究人员在我国发现,企图攻击我国主流杀毒产品。根据微软研究人员表示,该木马通常都会伪装成视频播放器来诱使用户下载。
-
Email附件攻击:网络间谍活动的一朵奇葩
2011-02-24 | 作者:Eric B. Parizo | 翻译:Sean如果2011年的网络间谍活动仍然与2010年一样的话,那么我们将看到大量针对特定目标的一次性攻击,这些攻击不仅会令研究者感到惊讶,还会继续损害企业。
-
Stuxnet可将USB记忆棒变成大规模杀伤武器
2011-02-23 | 作者:邹铮USB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很简单地执行好的或者恶意的软件。如果USB记忆棒包含Stuxnet病毒的话,电脑就会立即被感染。
-
避免黑客Anonymous攻击的七个方法
2011-02-21 | 作者:邹铮黑客组织Anonymous组织采用了一系列简单的技术方法和社会工程学来攻击安全技术公司HBGary Federal公司的网络,这其中涵盖的很多问题都值得其他网络安全专家借鉴。
-
计算机病毒产业收益过百亿
2011-02-21 | 作者:张建新近日发布的《2010—2011中国互联网安全研究报告》显示,计算机病毒产业的收益已过百亿元,数十家病毒集团借此获得了巨额非法收益,有病毒集团每年收益高达数亿元。